杰贝阿里自贸区亚太区负责人浅谈迪拜投资商机

2016-04-16| 发布者: C_肉嘉馍| 查看: 994 |原作者: C_肉嘉馍

杰贝阿里自贸区亚太区负责人浅谈迪拜投资商机 余晓磊在杰贝阿里自贸区工作了五年,在07年第一次来到迪拜前,他在杭州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已经开始为最早一批中国企业代理进驻自贸区的业务。之后随着迪拜进入快速发展期,大量工程建设上马,从中国采购物资和建材的需求加大,余晓...

杰贝阿里自贸区亚太区负责人浅谈迪拜投资商机

余晓磊在杰贝阿里自贸区工作了五年,在07年第一次来到迪拜前,他在杭州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已经开始为最早一批中国企业代理进驻自贸区的业务。之后随着迪拜进入快速发展期,大量工程建设上马,从中国采购物资和建材的需求加大,余晓磊因此被派驻来到迪拜,为企业提供直接的业务支持。

“以前我对自贸区的印象只停留在书面描述,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就是大、非常大,”余晓磊回忆初来乍到的感受,“而更令我惊讶的是在那个国内办事还全依赖人工服务的年代,自贸区的所有服务就已经实现互联网化。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DubaiTrade(管理信息流的机构)专门为区内企业开办了一个培训班,教大家如何使用自贸区的系统,如何在网上获取你所需要的服务:如营业执照申请,年检服务,签证申请等等。”

07,08年的迪拜一片繁忙,市中心的最高楼哈利法塔和如今的汇丰银行大楼还未见雏形,更不用提后来“如同外星城市一样令人惊叹的”迪拜码头和JBR区,在余晓磊的记忆中,那段社会突变期如一个特殊时代的刻印,和他自己的青春交织一起:“那时我还住在德拉(deira)的老城区,狭窄的道路上每天拥挤着来来往往的劳工,带着传统味道的阿拉伯建筑里是中国人的混住公寓‘大家’,还有警惕着警察在拉斯海马抓螃蟹的时光,都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机缘巧合下,余晓磊来到杰贝阿里自贸区,结结实实地发展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向亚太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国市场介绍迪拜和杰贝阿里自贸区的商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了解迪拜,在这里开设公司,五年来,他见证了无数家中国公司来到自贸区,有的扎根稳步发展,有的则被市场淘汰而离开,基于自己的经验,

他对想来发展的国内投资者有几点中肯的建议:

首先,建议在迪拜设立驻点的企业将员工保持在2人以上。

一个职员在海外要同时应对物流、供应、运营等等事务,精力明显不够。而且在初来乍到之时,由于不了解阿拉伯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很难找到一个快速达到目的的途径,极易受挫。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人专职解决内勤问题,另一个人则专职负责业务。

其次,生活和员工办公地方最好分开。

很多公司喜欢租一幢别墅,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都在那里,很方便。这样考虑确实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形式并不利于团队的建设,团队成员间朝夕相处,非常容易疲惫,也容易产生惰性。这样的团队就无法提高效率。

第三,要重视对本地文化和习惯的理解。

我推荐快速实现本地化,但对本地文化、办事方法和市场不了解时,太早雇佣本地雇工,管理层和雇员容易发生冲突。文化和公司营销体系出现水土不服时,有不少这样的公司最后走上法庭诉讼。建议一开始先派遣国内值得信任的业务好手,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本地化。”

那什么样的中国企业适合来杰贝阿里自贸区发展?

余晓磊认为,杰贝阿里自贸区主要适合于进行实货交易的企业,以及工业性企业——如生产制造或加工类。具体到行业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局面下情况不同,就目前而言,医疗相关企业发展势头正劲,而本地区对电子电器产品的仍有旺盛需求,虽然竞争已经激烈,但市场仍旧广阔。

由于迪拜地处欧亚非大陆的枢纽,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凭借着出色的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人才供给,对于寻求在本地区以及非洲地区投资和发展的企业,是不二之选。

0人已打赏

©20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