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国学生痴迷的烟卡该不该严卡?

2024-06-26| 发布者: 尹端木| 查看: 13 |原作者: 迪拜网

这几个月来,中国各地中小学悄然流行一种名为“拍烟卡”的游戏,烟卡这种玩具随即引起学生们的追捧,其买卖还形成产业链乃至“交易市场”,有人买不到干脆抢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简单来说,烟卡是香烟盒折叠或剪成 ...

这几个月来,中国各地中小学悄然流行一种名为“拍烟卡”的游戏,烟卡这种玩具随即引起学生们的追捧,其买卖还形成产业链乃至“交易市场”,有人买不到干脆抢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简单来说,烟卡是香烟盒折叠或剪成的卡牌。游戏的玩法是,孩子们把烟卡放在地上用掌心轮流拍打地面,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到翻面,就胜出赢得对方的烟卡。
孩子们一般在放学时玩,他们三五成群趴在地上拍烟卡在近段时间成为校外常见的场景,游戏时间可长达一两个小时。

  
 


  孩子们一般在放学时玩,他们三五成群趴在地上拍烟卡在近段时间成为校外常见的场景。(互联网)
 
一部分家长支持孩子们玩烟卡,认为这个游戏有助于孩子们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有家长觉得同辈之间的游戏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对于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来说,这种体验难能可贵。
玩烟卡看似简单,但门道还不少。根据香烟品牌的不同价格和稀缺程度,这些烟卡也有自己的价值,在孩子们之间形成“交易市场”。
有的孩子会通过深深吸气确保卡片有香烟残存的味道,来辨别烟卡是否是真正源自烟盒。有的孩子会询问吸烟的长辈是否还要烟盒;有的直接要求家长到便利店买烟或上网购买烟卡。
据中新网报道,在电商平台上,输入“烟卡”二字,就会跳出五花八门的商品推荐:100%真烟卡、只做精品稀有卡、保真全靠捡。还有商家声称烟卡都消过毒,因为如果不消毒,家长不让用,“你可以闻闻,都有淡淡的烟味儿”。甚至有商家自称是烟厂直接拿盒子叠的,俨然成为一条商业链。


  有商家自称是烟厂直接拿盒子叠的,俨然成为一条商业链。(互联网)
 
在一些商家的评价栏中,有家长发了“买家秀”,把自家孩子玩烟卡的照片上载到评论区。有家长称,孩子们都很精明,给他们买普通的印刷品烟卡被拒,他们要的是真烟盒制作的烟卡。有家长直言:“我家小孩以前不懂香烟,玩了烟卡以后现在对各种香烟品牌了如指掌,比大人懂得都多。”
烟卡的价格因香烟品牌等因素不同,便宜的一张几分钱,最贵则可达几十元(10元人民币约1.86新元),在一些网店成为拥有数万销量的热销商品。
不过,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指出,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或因如此,一些商家为避免电商平台对敏感词的处理,通常将烟卡改称为“呸呸卡”“轰轰卡”。
除了到店或上网购买,有的孩子直接向陌生人索要,有的甚至在垃圾桶里翻找。
有孩子抢烟卡
有些孩子则萌生抢卡的念头。据网易新闻报道,5月27日,河南鹤壁几个男童抢走一个小男孩的稀有烟卡,小男孩委屈地跟妈妈告状说小区里很多人都被抢过。6月2日,河南平顶山多名小孩为玩烟卡,竟偷家里的电动车“组团”到各小区抢小孩的烟卡,不给就把小孩撞伤在地上。
由此可见,尽管一些家长认为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游戏权利,但现实是,拍烟卡游戏已让一些孩子们对烟卡沉迷,相关问题以及烟卡该不该严卡禁止的讨论随之浮出台面。
烟卡的种种危害
中国各路媒体总结归纳出烟卡的种种危害。首先是烟卡美化吸烟行为。烟卡一般颜色鲜艳、小巧精致,且有“复古”“情怀”“儿时记忆”等光环加身,使得烟卡的收藏及其游戏行为看起来很酷,如果获得家长的默许,很容易让孩子们误认为吸烟是一种无害的时尚行为。
长此以往,孩子们也可能会在潜意识里接受吸烟行为,将来更容易尝试真正的烟草。即便他们只是把烟卡作为游戏道具,但在玩的过程中却加深了对烟草品牌的认识,相当于变相做香烟广告,培养“烟民”。
此外,烟卡的存在也淡化了烟草的危害,使孩子们对吸烟的严重后果缺乏正确认识。据报道,有些孩子为了收集烟卡,要求家长多买烟、多抽烟。
一些孩子也会翻垃圾桶或在路边捡被丢弃的香烟盒,这个过程会大大提高感染病毒的概率,增加安全隐患。也有孩子因拍烟卡导致指骨骨折、掌骨骨折,实实在在地造成身体的伤害。
《北京青年报》也报道称,一些孩子玩烟卡已走火入魔,上课仍在悄悄欣赏烟卡,或偷偷拍卡“练手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此外,孩子们之间会以收集、赢得高级烟卡作为资本进行炫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之间的攀比心理,甚至促使他们使用金钱进行烟卡交易,以获得更珍贵的烟卡,或是升级为“赌博”押注。有的孩子也可能形成从众心理,认为别人玩烟卡自己不玩,会遭到排挤。
官方展开专项检查
烟卡风靡中国校园并带来的种种问题,自然引起官方的注意与重视。例如,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市场监管局6月20日针对校园周边售卖烟卡行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突击检查小商店、文具店是否销售烟卡,以“持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更好地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些地方针对校园周边售卖烟卡行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互联网)
 
长沙市教育部门也要求学校到校园周边摸排商户是否销售烟卡,并告知有关执法部门查处。甘肃天水教育局早前则发布禁止学生玩烟卡游戏倡议书,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带烟卡进校园。
虽然中国多地校园已禁止烟卡,但仍难遏止。《齐鲁晚报》引述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烟卡游戏在学生中风靡,和学业压力大,以及在学习之外,可以允许玩的游戏活动不多有关。
熊丙奇认为,玩烟卡是孩子们自发找到解压的游戏方式,满足了他们玩乐与社交的心理诉求。
事实上,拍烟卡并非新游戏,它与啪叽、拍三角等经典纸牌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曾是“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只不过,当年的孩子是自己用各种废纸折成纸牌;而今,孩子玩游戏的目的也在于收集不同品牌的烟盒。
彼时此时的游戏方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游戏的载体,显示不同年代的孩子们渴望的其实是同样简单的乐趣,也预示未来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游戏道具。届时,这些玩具又被孩子们追捧的同时,预计衍生出来的问题也会再次掀起家长们、教育部门乃至官方机构对于这些玩具合不合适、该不该禁的争论。
针对此次烟卡该不该禁的讨论,有网上评论讽刺说:“如果烟卡危害真这么大,那就从源头上杜绝。直接把烟禁了,从此中国再无烟卡,大人小孩都安全无虞。一身凛然的大人们,能做到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各方不妨从根本地重视并探讨如何满足孩子们课余时间的游戏活动以及社交乃至心理健康需求,毕竟伴随这些游戏的童年回忆对人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0人已打赏

©20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