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根植于自身独特优势

2024-06-26| 发布者: 尹端木| 查看: 16 |原作者: 迪拜网

中国总理李强为中国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辩护,强调中国这些产业的快速崛起,根植于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他也指出,中国生产这些产品,丰富了国际市场的供应,缓解了世界通胀压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 ...

中国总理李强为中国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辩护,强调中国这些产业的快速崛起,根植于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他也指出,中国生产这些产品,丰富了国际市场的供应,缓解了世界通胀压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李强星期二(6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上解释,中国在发展新兴产业上的优势包括具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以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等。
他说,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较高,也为企业创新和产品迭代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规模经济效益的持续显现,能够有效地摊薄企业的创新成本,也能够容纳更多不同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在中国竞相成长,这就是中国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真正根源所在。”
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产能过剩”争议。过去几个月,美国官员不断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提出警告,认为中国政府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给予企业大量补贴,对其他国家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
美国5月中旬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欧盟本月也决定,从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加拿大星期一(6月24日)紧跟美国和欧盟脚步,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为此启动为期30天的咨询。
中国官方则在不同场合驳斥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并否认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来自于补贴。
李强星期二也向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0名与会者强调,中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是顺应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并形容中国“致力于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

  
   
    延伸阅读
   
  
   
      
   特稿:中国电动车市场快步发展但销量已放缓 潜力仍有待释放
  
 
他说:“中国生产的先进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首先是保障了我们国内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国际市场的供应,缓解了世界通胀压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我们中国的积极贡献。”
在疫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难得的亮点。李强指出,新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他信心喊话说,中国今年第一季取得5.3%增长,实现了良好开局,第二季有望稳中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在约20分钟的演讲中,李强也重申开放市场、吸引外资、拥抱国际合作的立场,并不点名批评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政策。
他说,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的蛋糕不再那么容易做大,基于存量的你争我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地方逆全球化抬头、地缘冲突加剧。
李强说:“各国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不顾及他人利益,甚至不惜开历史倒车,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抬高全社会、全球的经济运行成本,割裂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激化矛盾和纷争,把世界各国拖入到争抢蛋糕,而且是蛋糕越争越小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问答环节回应主持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关于中国创新科技未来发展思路时,李强也提到,要发展新科技和新产业,得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站在政府的角度,他说:“最关键的就是要营造好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能够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支持更多的新模式、新产业健康发展。”

0人已打赏

©2001-2021